目的地 行程 景点 社区 游记 住宿 美食 购物 玩乐
客服中心
  • 美国 888-331-8033
  • 中国 400-655-1118

圆梦纽约行(一)

  如往常一样,刷一遍状态更新, 看到朋友的“纽约随想”,这才猛然想起,3个月以来,因为搬家,父母探亲,旅行,懒惰拖拉等种种借口,我竟无耻地想要忘记:我欠“纽约”一篇游记。

  美国是我的梦想, 早在n年前,有一次看到小Paolo一提到美国,便举手捂胸口,无限向往的样子。这一幕对我触动太深,以至于我竟也一样, 从此提到美国,便自然的将右手放在左胸口上,表示对那片神奇土地的尊重与期待。我要去美国,寻找我心心念念的“美国精神”,去了解,去发现美国之所以能成为美国的原因。

  2012年5月27日,我终于如愿以偿,踏上了飞往纽约的飞机。因为价格优势,我选择了在伊斯坦布尔转机最便宜的土耳其航空,这样迂回的路线虽不明智,却也是无可奈何。记得在伊斯坦布尔机场准备后半程登机时,飞往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候机点很不一样,有独立开来多个关卡的检查,而正在那里,我被卡了好一会,他们拿着我居留证,身份证,一个传阅另一个地检查过来,详细询问我的工作单位,纽约住处,复杂到我都要怀疑自己是否动机不良,还是神似恐怖分子,让他们如此大费周章,搞得我也是神经紧张,很不好意思耽误后面客人很多时间。

  晚上22点刚过,飞机很顺利地到达了纽约JFK机场。都说美国的入关会很严格,Officer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是否让你入境,或者准许你在美国停留多久。加上之前在伊斯坦布尔登机前的重重困难,忐忑的心情自然不用言语:

  “来美国干什么?”

  “旅行。”

  “什么时候离开?”

  “6月2日,一周后。”

  一个大章,半年的停留时限。如此简单,让我来不及欣喜。对浪费了的感情,不免一丝小小的失望。

  机场不大,一出来便是出租车停车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一看时间不早,便决定打车前往住处,很反“穷游”的精神,很不是我的风格。

  司机是个亚洲面孔,于是我很想当然地开始用中文套近乎,摇摇头,“I don't speak Chinese.”便没有了下文,望着窗外,一条接一条的环线,那么眼熟,让我立刻联想到了浦东机场到市中心的路线。途中司机接了个电话,听到他说母语,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韩国人。于是我又尝试用仅会的一句韩语“我是中国人”来打破僵局。事实证明,我成功了。司机开始跟我对话,开始介绍他的历史,也开始感兴趣我此次纽约之行的目的。交谈是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的。

  一下车,便看到一个铁定中国籍男子坐在路边抽烟,看到出租车停在他家门口,他自然好奇,起身向我走来。原来他是我预定的家庭旅馆的老板,此时看到我也不知是喜是悲;喜在于又多一个客人自己到达,悲在于他们竟已将我的房间overbooked,定给了别人,当晚再也没有多余的房间。于是他们开始想办法,提议我跟他们--旅馆的老板娘及阿姨--暂住同个房间一晚,房间中间用窗帘隔开,唯一的床让给我睡,请来的阿姨睡一晚沙发,老板娘只能委曲求全,打一晚地铺。过去8个月家庭旅馆的生活经历,让我对家庭旅馆的酸甜苦辣深有体会。所以,从头到尾,我的内心都很平静,对于他们的提议也是毫无异义,欣然接受。我深深地觉得所有的经历都有益处,而正因为这些经历,才把我锻炼得足够大度,不斤斤计较。

  决定执笔写这篇游记之前,发现很多的细节已经模糊。于是翻橱倒柜地找出当时的随笔,所有的票据,再对照着日记,回忆这短短几天的点点滴滴。手边一直放着一瓶从纽约带回来的鱼肝油,当初买时就是想在换季时服用,增强抵抗力,而当时计划开始服用的日期是9月1日--也就是今天,于是开封,服用,然后感叹,连吃个营养品都要计划到哪一天的我,恐怕这辈子都走不出我自己的条条框框了。

  我在网上找好的家庭旅馆,位于Queens大区的华人聚集地Flushing,这个华人区有别于电影中著名的Manhattan唐人街,比较起来更加地道,更加中国。次日一早,在旅馆老板的指点下,穿过几条街道,我便走到了华人区的中心街道,坐在中国点心店里,一张华人报纸,一杯新鲜豆浆,开始了我纽约之行的第一天。走在如此地道的华人区里与中国无异,比起米兰中国街,这里更具规模,更是容纳百川,五湖四海的中国人都有,不像欧洲中国人的地域性那么明显。坐在点心店里的那么一点时间里,观察了一下,持续不断地有中国人进来打包早点带走,而像我这样坐下来吃早餐的寥寥无几。开始以为是中国人勤劳,赶着上班。后来才发现,这是纽约特色,在纽约,无论你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无论你在Manhattan还是Flushing,这里的人都很忙,没有时间。

  吃过早饭,和所有当地人一样,我也搭地铁去市中心,Flushing是地铁7号线的终点站,到Manhattan时代广场需要40到50分钟的路程。地铁不算拥挤,但绝对不如米兰那么宽敞,陈旧的车厢,在轨道上晃悠,常常让我提心吊胆,看看别人,听歌的,看报纸的,打瞌睡的,那么正常,那么习惯。这是当地人与外地人的区别。地铁上讲究着装的,背名牌包的人很少,一眼望去,我看到最多又算认识的也只有Longchamp的购物袋了。但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几乎人人都手持一部smart phone.原来米兰是时尚达人,而纽约都是科技达人。

  我去的那周正逢美国的“National Week”.在Grand Central中央火车站下车,宽敞的大堂里很多游客照相。步出火车站,沿着42nd大街一路走,路边黄色的出租车,路边随处可见的美国国旗,一种不该属于我的情感油然而生,满街飞舞的美国国旗,这个细节符合我想象中的美国。

  街道上人不多,应该是假期的关系,路过一片公共绿地,远远望去,里面休息的人不少,从休闲方式来看,逃离城市,接近自然的主旨和欧洲人很像。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时代广场,和电影中一样,琳琅满目的广告牌,只是如此著名的广场,在我看来真心很小,小到当我站在中间,我都怀疑是不是搞错地方了。所谓的“广场”不过是一座塑像,几行阶梯,被围绕在一大圈广告牌中,实在不够气派,阶梯背面就是TKTS售票处,而广场上到处都是跟TKTS“抢生意”的,替各家剧院兜售百老汇歌舞剧门票的小贩们。

  离开时代广场,一路走到57th大街,联系了CS上认识的Ten-Zen,约在Mocha Cafe见面。他匆匆赶来,很高很阳光的男孩子,是美国长大的台湾人,不太流利的中文,我们就这样中英文夹杂地交流着,遇到他的时候,他也正准备着他的远行,他说他即将出发第一次去北京,很激动;他说他会回台湾看看,看看那里的发展;他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想要来美国;他觉得国内的发展机会会大一点,他在犹豫是否要回国发展。是去是留?一度同样困扰着我的课题,当把一切剖析清楚,明确我最最想要的东西,就不用再左摇右晃了,就这样坚定下去吧。Ten-Zen很nice,他带我去了一家很local专喝啤酒的酒吧,酒吧里各式各样的啤酒应有竟有,我第一次挑了5种口味各异,小杯排成一排的啤酒。告别Ten-Zen,天色亦暗,搭地铁回旅馆,终于在地下室有了一间属于我的小房间。

  如果说第一天早餐我是中国人模式的话,那纽约的第二天,我自然地想要切换到当地人模式,离开旅馆,我直接搭地铁到Manhattan,找一家星巴克坐下来,喝咖啡吃面包。几乎和中国点心店一样的情形,结账台前排着长长的人龙,不过人家只是take away,像我一样坐下来的没有几个。

  同事超迷“欲望都市”,在我来纽约之前,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去片中女主角们常去的甜品店“Magnolia”,把里面的蛋糕吹得更是天花乱坠。为此,我特意拿着地图,东问西问,在一条很偏僻的小路上找到了纽约最早的一家Magnolia,尝一下蛋糕,我居然还是比较prefer意大利的甜点。在随后几天的徒步中,没想到我又在闹市街区路过了好几家Magnolia,我拍了每一家的照片,然后搞了一个Magnolia合集献给我同事们,也算是对她们热情推荐的一点点回应吧。

  同一天,我坐了免费的ferry,远观了一下自由女神像,照片中风大得把我的头发吹得漫天飞舞。一个转身,当看到船尾渐行渐远的Manhattan,望着那些高耸入云的建筑,脑海里立刻联想到的是香港岛,是陆家嘴。原来美景也有雷同。

  对鼎鼎大名“华尔街”的认识是从电影“华尔街”开始的,而实际上,华尔街只是一条狭窄的,穿插在金融区无数条小路中的一条而已。门卫看守森严的证劵交易中心在华尔街上。在这里,你只能看到两种人,一种是西装革履,手持咖啡,脚步飞快的白领亦或是金领;另一种就是衣着随意,手持相机,步履懒散的游客们。两种形象截然不同,却又相得益彰。

  华尔街到头,是Trinity三一教堂,这座教堂本身除了意味着基督教教义三位一体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到的时候,教堂里有琴师在练琴,游客们大多静默。稍留片刻,我步出教堂,脚步却停留在教堂边上的一个纪念9/11小礼堂,礼堂里放满了在9/11中牺牲的消防员们的照片,以及来自世界各地支持鼓励的信件。这里至今充满着悲伤,但看到那些稚嫩的字迹写出“Love”,“God Bless”等话语时,让你的内心又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沿着Broadway大街走过两个街口,在Liberty大街上向左转,便是世贸中心遗址。没有固定的门票,采取自愿捐献制。步入遗址,立刻引入眼帘的是两个水池,水产所在地便是双子塔曾经屹立的地方。所有患难者的姓名被刻在水池周边的铜墙上。如今风和日丽,一片祥和的景象,谁能相信如此美好的这里在当时所遭遇的一切。9/11纪念商店里,不断播放着当时经历者或者患难家属的回忆剪辑。一字一句那么清晰,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买一本“Report from Ground Zero”,再来看11年前消防员们的自述。惨烈的情景历历在目。震人心魄。只可惜书是回米兰才开始看的,在遗址内那一刻,因为对历史真相的淡忘与模糊,感受不及如今深刻。

  没有目的地,随意地走着,第六大道高楼林立,满是现代化的刚劲混凝土建筑。偶遇剧组拍摄,当地人大多漠不关心,只有我这种有的是时间的人兴致勃勃,怀疑是不是哪部我知道的美剧更新 ,俗话说“好奇心能杀死猫”,我硬着头皮靠近,和一边看似清闲的工作人员搭讪。他告诉我这不是什么美剧拍摄,而是电影“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正在进行中。进而打趣地问我是否有兴趣当一回群众演员,我哈哈大笑。告诉他我只是游客,借故推却。Google了一下,貌似会在2013年上映,我想,我大概可能或许应该会看这部电影吧。

  从大道上转入一条小街,很快走到一个小小的Plaza,而这个小Plaza四周一圈插满了美国国旗。让人眼前一亮。对照地图,原来这是有名的Rockefeller Plaza.我对美国到处是国旗一举总是赞赏不已。很多游客拍照,天色渐暗。星星点点的灯光也将广场点缀得格外漂亮。既然已经走到了洛克菲勒中心,我便改变了登顶帝国大厦的计划,而转登洛克菲勒中心,都可以看到纽约全景,就不必执着于那几米的差距了。

  在观光电梯几秒钟的上升后,我们便到了洛克菲勒中心的观光层。观光层面积不大,相对游客也不是那么多。室内的,室外的。一眼望去,全是modern的高楼大厦,非常绚丽。都说上海像纽约,我算是领略了。从现代化建筑上来说,纽约就是一个升级版的上海。只是,两者的绚丽都与我无关,想想,多少都有些失落。跟着一个中国旅游团,听导游的讲解“这个方向是Queens,往左是Bronx,往右是Broookly,那边远处就是Staten Island.”

推荐团

您的旅行 — 从联系悦禾行程顾问开始吧

888-331-8033(美国) 400-655-1118(中国) 悦禾行程顾问 24X7 为您服务

输入邮箱,订阅悦禾精彩内容

  • FOLLOW US

支持以下支付

COPYRIGHT © 2010-2024 JOYTRAV.COM JOY TRAVEL 悦禾旅游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21472号-1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