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都,渥太华(Ottawa)是一座不大的城市;作为风景,渥太华则是旅途中精彩的一程。
渥太华街景
渥太华位于安大略省东南部与魁北克省交界处。人口110多万,面积4662平方公里。
作为加拿大第四大城市,无论从城市规模还是国际知名度看,渥太华都比不上多伦多、温哥华和蒙特利尔。但其独特的艺术气息、花园般的城市风光、闲适的生活情趣,都足以令我着迷。
这是一座新哥特式的双语教堂,尖尖的双塔镀了银,终日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渥太华虽不像邻省魁北克一样是法语区,但整座城市被渥太华河由西向东,南北分开,南部居民多为英国后裔,讲英语;北部居民则多为法国后裔,讲法语。
17世纪初,法国探险家塞谬尔·戴·查普雷恩最先来到这里,之后英法殖民者便纷至沓来,把这里逐渐变成了木材集散地。他们沿用了印第安人的叫法,把“渥太华”正式标注在地图上。在印第安语中,“渥太华”是“贸易”的意思。
这座气派的英式历史建筑就是渥太华的皇家造币厂(RoyalCanadianMint),于1908年建立,隶属于加拿大联邦政府。内部可以参观,还有专门的解说员为你进行风趣生动的解说,但禁止拍照。
尽管加拿大的流通货币造币厂已经搬到了马尼托巴的温尼伯省,这座皇家造币厂如今专门从事贵金属币的生产,负责铸造手工艺收藏币和纪念币,还有金币、奖牌、奖章、金条和其他国家的金属纪念币等。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那些金属板是如何成为一堆堆硬币的变化过程,大量金光闪闪的金币会晃花你的眼睛。
造币厂门前供游人拍照的硬币模型,这就是加元25分的背面,不过小鹿的脸儿已经换成了我的嘟嘟脸。
25分的加元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硬币了,正面为英国伊莉莎白女王像,其背面除了统一的麋鹿图案,还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同图案,多以奥运会或其他加拿大特色事物为设计元素。收集不同图案的25分硬币也成了我的乐趣。
不给拍金币,咱就跟麋鹿合个影吧!
这是皇家造币厂内唯一可以拍摄的:一块极重的金砖。
游人可以去尝试一下手举金砖的感觉。为什么是手举呢?因为它实在是太重了,我用尽全力才略微把它抬起。金砖下还栓了一条长长的铁链,谁也别想把它揣兜里带走。
1908年以来,这里一直是加拿大主要的黄金提炼厂。
这幢建于1838年的的灰色建筑便是加拿大总督府,占地79英亩。
坐落于渥太华城内国会山不远处的伊士斯特维尤镇洛克立弗公园南面,也被称为丽都厅。
自1867年加拿大联邦政府成立以来,此处即是历任加拿大总督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前任总督伍冰枝(阿瑞安·克拉克森)是第一个入住总督府的华裔加拿大人。
庄重肃穆的总督府既是嘉奖加拿大优秀公民和接待世界各国领导人的荣誉之处,也是渥太华著名的旅游胜地。
我去的那天丽都厅门前只悬挂了加拿大国旗,表示总督当天不在此办公,如若同时悬挂加拿大国旗和总督旗,则表示总督当天在此办公。
总督府内绿草茵茵,花团锦簇,花园内还有一大片友谊林,来访的各国国家元首都要在这里植树留念。
1997年11月28日我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加拿大时在此种下了一棵象征友谊的大果栎树,意在祝愿中加友谊长存。
每年的6月至8月底,总督府门前还有一天按小时进行的小型守卫军换岗仪式。
殖民背景下的渥太华,其文化、思想、建筑和文化艺术,无不受到英法两国的影响。
1756-1763年间,英法殖民者之间爆发了“七年战争”。法国战败,1763年签订了《巴黎条约》,法国把在加拿大的殖民地割让给了英国。
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不列颠北美法案》,成立加拿大自治领,渥太华正式成为加拿大的首都。
维多利亚女王将渥太华作为蒙特利尔和多伦多的折中选择,加拿大人最初很难接受女王的决定。渥太华离主要的殖民要塞地很远。许多人认为这个地区是荒芜的雪地,而事实上当时阿尔贡金人长期居住在渥太华地区,他们将这条翻腾的河流称为“KICHISSIPPI”,即“大河”的意思。
联邦广场中央耸立着加拿大国家战争纪念碑(War
Memorial),建于1939年。整个战争纪念碑由22个烈士的铜像组成,每个高2.44米。他们所携带的装备、所穿的军装都与当年一模一样。
这个战争纪念碑起初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阵亡的加拿大烈士而建的,
后来演变成加拿大人对所有在战争中死亡的加拿大烈士的纪念地,包括一战、二战等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
很多时候,人类为了和平而战,可战争令男人流血,令女人流泪。
渥太华是一座文化城市,市内拥有国家画廊和各类博物馆,有人戏称,渥太华之旅即是一次震撼的“博物馆之旅”。不仅如此,大部分的国立文化机构也都坐落于此。
这座特别的建筑就是加拿大国家美术博物馆(NationalGallery of Canada),位于渥太华市中心。
加拿大国家美术博物馆,历史悠久,从公元1880年,在渥太华市就有它的足迹。它拥有加拿大最多的收藏品和因纽特人的艺术品。
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件极其精美的艺术品——渥太华最现代的建筑珍宝之一。博物馆门前那只巨型蜘蛛更是叫人过目不忘。
渥太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艺术殿堂”,说完加拿大国家美术博物馆,就不得不提到加蒂诺河对面那超现代的加拿大文明博物馆(CanadianMuseum of Civilization)。
文明博物馆那平滑、如急流般波浪状的外部墙壁,已经成了后现代设计作品的典范。
这里展出记录了加拿大历史文明发展的进程。
一层大厅的设计像是一艘时光船,带领游人穿越回远古时代。这层设有两个大型永久性展区,值得仔细看看,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的话。
大展厅展示了加拿大西海岸土著民族的丰富文化遗产。
高耸的彩色图腾柱几乎成了原住民居住区的标志。
这个雕像在温哥华机场也看见过,大概是土著人心中的神兽吧!
另一侧的原住民展厅是加拿大最大的展示加国原住民的历史、多样性文化和各种贡献的永久性展览。
展品之一
图片长廊里记录了加拿大土著居民的文化生活进程。
加拿大土著舞蹈,这面具很像藏戏里的舞者所戴的面具。
博物馆二层设有两个大型永久性展区和三个专题展厅。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儿童博物馆,里面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可爱展品,就像一个有趣的地球村。
不同年龄的游客都可以在此享受互动探险活动的乐趣,你可以从梦幻的儿童剧院、加拿大电影院、欧式童话化妆间,一路玩到东南亚,那些东南亚风情的人力车、印度的嘟嘟车和尼泊尔风格的满载着行李的花哨大卡车,都很有意思。
除此以外,大家还可以去二层的IMAX电影院观赏惊心动魄的大片。
三层设有一个永久性展览:加拿大展厅,这里也是博物馆内最受欢迎的展厅。
在这里游客可以从加拿大东海岸旅行到西海岸。一路上领略加拿大的千年历史风貌和栩栩如生的社会自然环境。
四层是加拿大名人馆。
文明博物馆室外是漂亮的日本禅意花园和加拿大花园,在花园里你可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遥望渥太华河畔那迷人的绿地。
花园里水花四溅的喷泉后方就是渥太华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国会大厦(Parliament Hill)。
绿铜屋顶的国会山矗立于渥太华河畔山麓,是一片意大利哥特式建筑群。
国会山也就是通常说的国会大厦,是作为国会办公机构的国会建筑,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的立法机构。
这巍峨如古堡般的国会大厦悬挂在蓝天之下、绿地之上,俯视着平滑如玉的渥太华河,给渥太华河畔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
渥太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众多独具灵感的建筑物令这座城市充满了别样的异国情调。
不过若是要好好领略一番欧式古典主义美还是要走近这座城市的标志——雄伟的国会山。
国会大厦对面的威灵顿大街上云集着联邦政府大厦、司法大楼、最高法院、中央银行等重要建筑,在此你能同时领略法国浪漫主义风情和英式古典主义情调。
国会山前的雕像
国会大厦中央是一块很大的绿地,绿地旁就是著名的百年纪念焰火池(CentennialFlame)。
这个巨大的圆形池子中有水在流动,水面上竟然还有火在燃烧。这火是靠天然气燃烧起来的,所以火可以飘在水上,即使遇见大雨也不会熄灭。焰火是1967年(加拿大建国百年)时由当时的总理点燃的。
国会大厦中央是恢宏的主楼,陈设着加拿大各省标志的大厅和一个欧陆式建筑风格、高88.7米的和平塔(PeaceTower),塔顶有个带着53个铃铛的钟琴,塔内有战争纪念碑。
塔的左、右两侧分别是众议院和参议院,后面是规模宏大的国会图书馆。
加拿大的国会大厦由三栋大楼构成,都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
这是左侧的众议院,傍晚的天空给建筑增添了奇妙的神秘感,庄严的政府机构此时更像是一座神秘古堡。
右侧的参议院
犹如古堡的大厦是加拿大自豪的民族象征,也是加拿大缔造历史的地方。
国会大厦建筑群用料考究,装修精美,这里是加拿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标志。
主楼那气派的钟塔,每隔15分钟就要播放很悠扬的音乐。屋顶采用加拿大,传统建筑最常用的铜质绿色材质。
1915年国会大厦曾遭火焚,翌年开始重建,1927年竣工。
这是渥太华最高的建筑,内部有电梯可直达八楼,即钟楼尖顶的部分,其内部由雕刻精美的大理石装修而成。
大型的古典拱门使这座美妙的建筑显得韵味十足,拱门上精美的浮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里被认为是渥太华市至今为止最完美的景点,当然,它也是加拿大政治活动的中心。
国会大厦办公期间,游人也可进入参观。不过为了不影响办公人员正常办公,国会大厦规定每两个小时领票进入,还会安排讲解员讲解,可以进入图书馆和地下室等众多场所。
由于参观人数众多,需耐心排队预约。
时逢众议院或参议院议员在此商讨国家大事时,你还可以旁听,感受庄严肃穆的气氛。
手工雕刻的石灰石给人以沉重的历史感,也令这个政府机构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庄重感。
每年庄严的国庆阅兵式就在这蕴含着古老欧洲风格的国会大厦前举行。
我化身为“大力士”,托起国会大厦,旅行中的幽默时刻。
每天上午10点,在国会大厦前可以观看到皇家禁卫军的换岗操练仪式。
夏天的夜晚,国会大厦前的广场上还会举办一系列轻松愉快的表演,彻夜不灭的焰火伴随着动听的音乐,给人以极妙的视听享受,这些都是免费的。
檫肩而过的滑冰少年那笑靥如花的面庞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对生活的热爱使得城市本身极具亲和力,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更是幸福感十足。
国会山里的花开四季,错过了最美的郁金香花季,但这依然有你意想不到的美。
建都出期,渥太华一直都是最默默无闻的首都之一。1900年,一场毁灭性的大火,更使渥太华受到严重的破坏。
1937年,巴黎市规划者杰·格里博(JacquesGreber)负责给渥太华“整容”,让渥太华拥有了真正的都市风貌。
这位总规划师采用现代英式、法式和美式的建筑风格,将工业区置于下风地带以使市区免受污染,城内的所有街道和空地全部实现公园化、绿地化。他赋予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欧式感觉,正如我们今天所看见的。
火红的金秋即将过去,渥太华将迎来漫长的冬季。
冬季是渥太华最热闹的季节,每年2月中旬渥太华都会在冰冻后的里多运河(RideauCanal)举办热闹非凡的冬季狂欢节,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冰雪题材展开。
冰雪狂欢节已经成为渥太华一个重要的标志,同时也是整个北美地区最吸引人的冬季旅游活动之一。
冬季来渥太华滑雪、看雪花飘舞也是一大快事,不要因为天气寒冷而不在冬季旅行,这座花园城市一年四季皆有不同的美,值得好好品味。
支持以下支付
COPYRIGHT © 2010-2023 JOYTRAV.COM JOY TRAVEL 悦禾旅游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21472号-1